top of page

單車城市

  不久前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騎乘著雙北的Youbike,發表針對台南的公共自行車 (又稱T-bike) 的政策想法。宣稱砍掉 T-bike 引進 Youbike 才是對台南市財務以及公共自行車佈建才有幫助。的確,如果把公共自行車這項政策單純視作金錢的營運,交給已經在台灣許多城市經營拓點許久的微笑單車公司,這做法也許可行。反正營運的盈虧是業者自行負責,市府作收公共自行車的政治紅利即可。然而,事實上公共自行車並不是這麼單純的政策,也因此我們必須對於這樣的提案作出更深層的回應及建議。
  
  公共自行車對於一座城市來說,相當於公共運輸體系中的最末梢的血管,可以深入城市中最狹小的角落之中。在台南這座充滿各種狹縫的古城中,自行車是最好悠遊、穿梭其中,又不至於破壞寧靜的最好交通工具。因此從目前T-bike的佈建以及使用狀況,可以看出其針對觀光使用的想法。但是我們要在這邊提出更宏觀且更回應市民的想法,那就是公共自行車只是城市自行車政策的一環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台南對所有自行車的使用者更友善,這才是更負責任且以城市治理的角度,從根本改善公共自行車成效不佳的問題之作法。
  
  目前低碳排、公共運輸是許多城市在努力的方向,而台灣在前瞻計畫的推動下,很明確的將火力集中在成本較高的軌道運輸部分,其中包含了我們台南先進運輸系統藍、綠線。然而,我們看捷運路網完整的台北,仍可以看出捷運系統與公車系統外,城市仍有很多地方是需要靠自行車來代步才能讓公共運輸及門性、方便性提升,這也是台北的公共自行車營運成果亮眼的主因。但同時,仍有許多使用者反應自行車道的設置不夠、以及站點仍不足等回應。我們更可以看出,為什麼我們認為「自行車友善」,才是地方政府真正負責任的作法,而不是滿足於收割公共自行車公司的經營成果。

  • 自行車道的規劃設計

  • 道路規劃時將更多空間提供給自行車及行人(如僅自行車、行人通行區域設置)

騎得安全

  • 整合公共運輸站點設置停車架

  • 廣設公共自行車站點(捷運等重要交通站點、商業區、住宅區)

  • 自行車道路線的設置串連重要的人流區域(觀光、購物、公共場所等)

騎得方便

  • 將公共自行車整合進公共運輸系統

  • 公共自行車轉乘公共運具優惠

  • 設置每月無車日特殊優惠鼓勵使用

  • 使用時數整合電子票證優惠回饋點數

騎得划算

​魯汶

  魯汶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東邊約20公里,居民有很大部分為魯汶大學的學生,可說是一個大學城,它的市中心為舊城牆圍城的一個圓圈中,舊城區有許多歷史建築,道路也較為狹窄且有許多石板路,他們的構想是利用分區分散車流,讓進入市區的車輛減到最少。

  而他們的方式是什麼呢?首先在市區圈出兩個範圍,一個是最市中心(紫色區域),除了公車外基本上希望沒有車輛進入,然後大圈就是魯汶的市區,容許車輛進入但只限於目的地在這個範圍的車輛。為了達到這個效果,這個甜甜圈被分成五塊,每塊主要道路不相通,在規劃上陸續被改為單行道,放大圖中可以看到本來同一條道路被分成兩半,往反方向行駛。

  另一方面,每塊中規劃出一個U型的道路讓車利用這條路線進出市區,沒有需要進去時就只會使用外圍的環狀道路,不會再有車穿越整個市區去別的地方。

  比起一般所提到的道路分配,魯汶的例子是從更為宏觀的空間規劃角度去「分配」城市中的空間。雖然東區的街道紋理並不像中西區般與魯汶同為歷史區,但這種規劃仍值得我們參考,如東區有許多學校及藝文設施,成大的校園周圍、以及各國中小、文化中心的道路附近也許可以以相同概念去讓車輛減少,創造出更舒適的自行車、行人空間。我希望未來可以參考居民的意見,設置出這樣的管制空間,不但讓自行車騎得安心,也能照顧到學生上下學的安全。

​阿姆斯特丹

  平均每人擁有1.3輛腳踏車的荷蘭,早在七十年前就已經有推行自行車的社會運動,當時在私有車的流行下自行車空間被壓縮,交通事故數量大量上升,其中兒童死亡率尤其驚人。另一方面,中東的石油危機也讓政府開始思考替代石油為道路運輸的方案,於是在1970年開始就不再以車為主做道路規劃,而是以自行車的角度出發,並且大量投資在自行車的基礎設施上。
  綿密的自行車路網是便利性的基礎。以阿姆斯特丹為例,在市區內就有多條道路串個重要空間,也有不同的主題規劃,讓遊客可以用單車漫遊城市。除了一般的市區自行車道,荷蘭也規劃了通勤的自行車高速公路,道路中完全沒有交通號誌,也與鐵路、汽車道雖相鄰但完全獨立,不會被干擾可以專心騎車,不但更安全也讓人有閒情逸致欣賞周圍景觀,低壓力的行車經驗也使得整段路程不會感到漫長,提升騎車通勤的意願。

自行車高速公路

  路網設置是基礎,如果要提升使用率,相關的規劃也很重要。荷蘭的自行車擁有獨立的車道,在各個路口也有自行車的路線與專屬的交通號誌,不需要與汽車爭道,並且道路上標示也很清楚,並不只是汽車道旁的一條「慢車道」或會不斷被行人干擾的空間,常常甚至是先規劃出自行車需要的空間才留下剩餘道路給汽車,這讓行車體驗更舒適便利。

  法規上更是有對自行車的行駛做規範,並從學校就開始教育民眾正確行車規則。與都市其餘設施空間的協調也不會讓騎自行車的人成為二等公民,像著名的穿過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自行車道與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的地下道,都讓騎士的路權不被犧牲,使得車道的串連更完整,並且這些車道並不只是通道,舒適的空間也讓它成為令人愉快的都市景觀。

​←  阿姆斯特丹

   國家博物館

​↓ 烏特勒支

荷蘭火車

  自行車的發達還可以從另一個面向來看,那就是與大眾運輸的整合,利用各節點的腳踏車停車場、共享單車站、汽車停車場讓民眾可以自由轉乘,增加便利性與彈性。

  去年開幕的烏特勒支車站自行車停車場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停車場,完工後可容納12.5萬輛車,利用平坦、便利的斜坡與車站整合,讓雙向換乘都方便。除此支外,荷蘭的火車也都有設置腳踏車專用車廂,騎士可以與車一同乘坐,同時為此車站的動線也都有考慮到自行車,會以斜坡、升降機或牽車道讓車道到車廂沒有障礙的串連。

令人安心的道路

  道路的友善從日常街道便可看出,寬敞的自行車道留給車輛足夠的空間並行或超車,於是在歐洲也常可以在街上看到父母用聯結車廂載小孩,一家大小一起騎車也很常見,這種讓人安心的道路在台灣是很難看到的。在台灣,對嬰兒車與兒童的不友善讓汽車似乎成為與小孩出行的唯一選擇。
  東區的道路相較於舊城區已算寬,但這樣的寬敞道路有時卻反而造成車速過快、過多的結果,我們希望可以以人、自行車的角度出發重新檢視這樣的規劃,而東區可以從火車站周邊開始規劃一系列的自行車設施,也可以規劃上下學的道路,讓不開車的人也能在城市中安全、便利的移動。

Mobility as a Service

要讓市民在出行時更願意選擇自行車與大眾運輸,價錢也是大家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將自行車與大眾運輸結合,加上共享汽車,是目前的大方向,尤其是能整合各種運輸方式的MaaS (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行動服務系統,將不同交通方式一起納入考慮,依據地點、時間、特殊活動幫使用者規劃出最適合的交通方式,配合每月的優惠及回饋,利用這樣的服務讓用戶不但用的便利也用的划算。
  
MaaS是從赫爾辛基開始的概念,因為成功越來越多城市也引進這個概念,目前高雄也已經開始試行。MaaS的目的為以更便宜、便利的交通方式,讓市民能因此自願放棄使用私有汽車,轉向大眾運輸的懷抱,他利用的是一個數位平台整合交通路網,加上路況分析,運算出最好的交通方式,這也是智慧城市的概念之一。
  
台南目前已經有T-bike的系統,如果可以與公車、鐵路整合將會帶給旅客更大便利與彈性,同時,共同月票的優惠也能使選乘大眾運輸更為划算。另一方面,雖然台南也開始有像irent的汽車共享系統,不過仍缺乏整合。若能將共享汽車視做大眾運輸的一環作規劃,將站點設計在較外圍的區域,並與公車或鐵路做串連,則能避開擁塞路段,紓解市區車流,進而讓市區的道路空間留給行人與自行車。同時,在大眾交通系統納入共享汽車,也能讓不是每天用到車輛的市民不一定要買車,減少私有車的持有率。
  
MaaS系統為都市交通規劃的未來潮流,我希望能在台南推動這樣的系統,讓在台南騎出行不但安全、便利又划算。不過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增加大眾運輸的選擇,現在台南市內公車班次及路線都嚴重不足,未來期望能爭取增加班次、路線,也可考慮更高效率的運輸方式例如路面輕軌,讓台南有健全的大眾運輸系統。

whim

赫爾辛基的交通行動服務平台whim,涵蓋一般的大眾運輸及計程車、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的服務,可透過專屬app規劃及預定。

bottom of page